界面新闻记者 | 陆柯言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大疆又进入了一个新领域:高端航测。

11月5日,大疆发布了发布首款长测程、高精度航测激光雷达系统禅思L3。它搭载一款面向专业测绘领域的激光雷达,支持535纳米长测程,在10%的反射率下,最高测程可达950米,点云精度、激光穿透力,作业效率和成果质量都实现了大幅提升。并且,依托DJI软硬件自有生态,禅思L3可提供从数据采集、处理到应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大疆

航测是大疆行业应用旗下的一个业务分支。大疆从2016年开始入局激光雷达,三年后攻克了最为核心的技术,此后开始将激光雷达向无人机整合,逐步进入航测领域。2020年,大疆发布了第一款激光雷达禅思L1,而如今的禅思L3则是首次在长侧程上实现国产突破。

大疆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工程师崔宇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表示,在大疆入局雷达领域之前,市面上的雷达基本以海外厂商为主,而高端航测的价格基本上在百万左右,且集成化程度较低,需要自己组装相机、雷达及定位模块,导致可靠性较差,处理数据也十分棘手。

而大疆把价格“打”到了十万级别,禅思L3中国大陆地区官方售价为109080元起。相比之下,海外同类厂商同等功能的设备售价多在百万级别,国内同类型产品也基本上在五六十万。大疆新闻发言人张晓楠表示,大疆的优势是全栈自研、国产化和全球量产。

随着禅思系列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加深,高端航测激光雷达正从少数专业领域向更广泛的行业和应用场景扩散,包括矿产勘探、道路勘察、电力及林场巡检、应急抢险、文物保护等。

崔宇在采访中介绍道,这些场景过去多用相机来进行测绘,但相机非常依赖光线,且不具备高穿透性,对精细化结构的呈现能力也不足。例如在林场场景中,激光雷达能够通过叶片的狭小缝隙穿透植被,获取叶片表面和被树叶覆盖的下方土地数据,这是相机难以做到的。

图片来源:大疆

高精度、高穿透性、高效率、易用性和成本低,是测绘领域当下对激光雷达核心需求,也是禅思L3主打的产品卖点。例如澳洲某金矿最深达620米,过去用中短量程设备,需要深入矿内进行长达数个小时的采集,但禅思L3可在平飞状态下,15分钟完成近6平方公里的测绘。“对矿业来说,这会是一个非常大的突破。”崔宇说。

相比起大疆正在热卖的消费类影像产品,航测目前并不算一个大众的市场,但仍然有可增长的空间。各机构报告对航测市场规模统计口径不一,但多在50-80亿美元量级,预计未来十年的CAGR(复合年增长率)为10%左右。报告指出,“无人机+激光雷达”的技术普及,以及基础设施对高精度测绘的需求增长、监管与标准完善,都将成为重要的增长动因。

国际市场调查机构Future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一份航空影像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25年,谷歌、Hexagon、Nearmap总共占据50%的市场份额,大疆约占其中的20%。

相比起传统的测绘厂商,大疆的特色在于借助其无人机平台与轻量化集成,将一些过去只能用机载或车载高端设备才能完成的测绘任务搬到了无人机上,并且通过自研实现了成本的大幅降低。对高端航测市场而言,这或许将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